在寺院给健全父母做佛事,怎样好呢
一、提前沐浴净身
有准备的烧香拜佛,最好是提前沐浴净身,以洁净的身心进入寺庙。
二、礼佛之前,勿吃荤食
肉食、荤腥,以及蒜、葱、烟、酒等都会污口,对佛不敬,所以在礼佛之前最好忌食。
三、衣冠整洁,举止有礼
进入寺庙,服装鞋帽以整洁为宜。不可服装不整,特别是女士,入佛堂切不可穿过分暴露的服装,也不可浓妆艳抹。入佛堂不得吸烟、嚼口香糖,打闹嬉戏等。
四、入寺
进佛寺时,最好不要经由中门入,而当从旁门入,更不要踏门槛,抬脚而入为宜。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走,进退都应顺着左臂方向迤边行走,进入殿门,帽子以及手杖不可安放于佛案及佛座上。
五、不可乱动寺庙之物
寺庙之中诸物不可乱动,特别是寺中钟鼓鱼磬等法器,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亦不可戏动。诸如水果、植物等,也不可随意摘取。
六、拜佛不可越位
大殿中央的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用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七、阅经须恭谨
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方可阅读。但阅读之前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八、拜僧有讲究
见到僧人,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忌直称为'出家人'、'和尚'。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两手合一,微微低头,表示恭敬,忌握手、拥抱、摸僧人头等不当礼节。如果僧人正在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都不可向他礼拜。
九、听经礼仪
随众礼拜入座,如果自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
入座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可招手呼唤他人。
十、其他注意事项
1、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作礼拜,更不得随意观赏,东张西望。如要观佛面,应站于堂外丈远而观,方合乎礼制也。
2、佛堂内不得大声喧哗,或躺卧跑跳。
3、于佛堂内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4、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参拜佛时,最好靠近佛桌前拜佛,免得他人从你面前而过,打扰你拜佛。
5、拜佛姿势要庄严正确,不可倾斜不正。
6、寺庙内用食,当得捐款。凡遇寺庙举办法会或逢菩萨辰日,都会备办素食筵度与众生结缘,信众需要捐助功德金;平日在寺庙用餐,也要捐助功德金。因为寺庙所食之物,都为十方善众所捐,非出家人,寺庙是不供养得,不应白吃。
7、带小孩进入寺庙,大人一定要管理好孩子,不可随意妄为。
我要去庙会
你多余担心了。佛菩萨慈悲心对一切众生。
没什么讲究。就是一颗恭敬心。就对了。
用你觉得恭敬的方式和心态。去对待。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想去寺庙的人是什么心情什么意思
对于礼佛上香的基本流程可以来到我的空间里来参考。有一篇专题文字,对于初次礼佛未详细了解的人士有帮助的。简单易懂。提供了注意事项,行为禁忌,特别是心念上的注意事项等等。
另外对于所谓“许愿”等概念也有专题解说的文字可以了解参考。
至于绕佛塔,也可以视为修为的一个项目,对此网上有相关解释可以参考。通常在礼佛过程中可以发心进行。
http://www.baidu.com/p/ganqiu2023
我们去逛庙会用英语怎么说
入寺须知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
①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具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②拜佛——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③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座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着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④拜僧——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不必在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⑤法器——寺中钟鼓鱼磬,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不可戏动。
⑥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已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摘自佛学常识课本)
合 掌 的 方 法
佛弟子们恭敬虔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余隙,是为外道合掌,第一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于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着成性故也。”
谈完了上香、合掌,现在说:
礼 拜 的 方 法
礼拜,闽南言都叫“拜拜”,也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其法是:
①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冤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齐礼佛,愿你们以善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注:此种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己灭障消灾。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观想后,弯臂,右臂斜伸,右掌向上,按于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第一把)。
②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把)。
③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把合共叫“两把半”。这是老名词)。
④以头垂叩于两掌中间拜垫上。
⑤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叫头面接足礼。(另一说法是:古时候的小孩子或低阶之人,向大人,上级或长者求索物品或钱财时,就是这样摊开手掌承接所要求的财物。也就是承接佛菩萨所赐的福慧之意)。
⑥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
⑦左握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起立。合掌依然。
⑧三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这叫问讯。
“那摩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佛是我们佛教的教主,没有他,我们就无佛可信,也就无法可修了——。每一拜时,心里要观想世尊如来,举右手摩我的头顶,我的头顶上,就有清凉如冰的感觉(不管有没有,一定要专心的作此观想。因为佛学就是“唯心”之学,所谓“万法唯心”,你只要不断的常作此想,自会有无穷的功德和效果)。心则默念:“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想去寺庙的人是什么心情什么意思
你什么也不用担心!不用说,你会很尊敬佛陀!就你问的这些足以证明了。
注意:
门坎:首先说选门进,寺庙有三道门,左中右连在一起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左、右2边的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烧香的话,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手势:看图片,外面如图。正确合十手和手中间是空的,大概2厘米的距离。
许愿:保佑父母平安。身体健康。礼佛三拜,即:弯腰身体像前倾在磕头,如此三次。在说说你的心愿,请佛主(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十方诸佛菩萨。)任选其一。保佑我的父母身体健康。多福多寿。等等。
上完香后:该做什么酒做什么,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看看佛经啊,现在都是白话文了,可看懂的。
绕佛:一般是三圈,7圈,21圈,49圈。不计数也可以或者是多长时间都可以的。绕佛是多佛的尊敬,同事也是给自己积福。如果你去的地方有一定要绕佛,增福报的。
上香:三根的话 香点燃后,放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间,2根手指头夹着三根香。右手放在左手的前面,也是食指和中指夹香。双手大拇指合并稳住香柄。使其保持平衡。有张图片,你借鉴一下。我是
一把的话;建议只拆上中2道捆着的纸条,全部都揭了,你插香时,香灰落在手上会烫伤的。我被烫过,阿弥陀佛!
这些语言说的,你可能还有些不懂,最好的是那天你到寺庙后就知道了,庙会有很多也会上香磕头的。你先看看哪个做的比较好,就跟他学。或者是让她教教你,都可以的,只要你开口,随时都会为你伸出援助之手。皈依三宝的遇到你问他们,他们很乐意帮助你的,比我在这里说的要简单多了,不要一分钟你就学会了。阿弥陀佛!
想正确的烧香磕头礼佛,还是得找个师傅或者是师兄带带你。就ok了。
给父母祈福:最好的是放生。初一十五有空的话,可以到寺庙去看看有没有放生活动,出些钱,一定要在场,这样会更虔诚。效果更好哈。被放生的菩萨也会很高兴的。
再就是为你父母吃素。也是间接的放生。我愿意为父母吃素一个星期。保佑他们身体健康!一切平安!(一个月,一年。一生。)刚刚开始就一星期吧。不要吃肉就可以了。
我是从今以后都不在吃了。(特殊情况除外)父母在身边时,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不迟油水,长得不好,会缺什么?敷衍他们。父母不在身边了就吃素!呵呵。。。善意的哈。现在对肉没什么感觉了,最低底线是吃鸡蛋。
以上就是与拜佛为父母以及拜了十年佛,未拜父母亲的相关内容,也是关于在寺院给健全父母做佛事,怎样好呢的分享。看完拜佛为父母一文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