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给大家分享周易天地人象征相关知识,同时小编也会对八卦天地人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在周易天地人象征方面面临的问题,请收藏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易经说的天地定位是什么意思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这种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它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谨就“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与形成,略作考述。天地是生育万物的本原。《春秋繁露·顺命》说:“天者,万物之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夫天者,人之始也”。这说明“天”是人类万物的本原。但“天”的本质是什么?《论衡·谈天》说:“天,气也”。天的观念是指自然而言。《庄子·天道》注:“天者,自然也。”《列子·仲尼》说:“乐天知命”。张湛注:“天者,自然之分。”由此可知,这里的“天”是指大自然讲的。中国古代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作天人关系。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与人合而为一、融为一体,所以称之为天地合一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当时在大自然中与山川、鸟兽以及草木为伍。大自然的斗转星移、四季变化,使人类显得渺小无力。加之当时人类的族群非常弱小,基本的生活来源主要靠采集果实、猎取鸟兽来艰难度日。中华先民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魂,且受神灵护佑。在瞬息变化的大自然面前,人们自然会产生一种敬畏和依赖的感情。这时的人们还不可能意识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只是感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已。因此,当时的人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和谐相处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观念,是数千年来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以农为本、“靠天吃饭”。《吕氏春秋·审时》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意思是说,庄稼,种它的是人,生它的是地,养它的是天。《黄老帛书·君正》说:“人之本在地”。这是说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以土为本,以水为命,顺天时,因地利,靠人和,这是中国农业文化的特点。相传,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生活在大约距今七、八千年的原始社会末期。《周易·系辞传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说,远古时代伏羲氏做部落联盟领袖时,通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作了八卦,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类万物”来实现人与“神明”的沟通。这里的“神明”就是指大自然讲的。故八卦就是中华先民与大自然进行沟通的巫术手段。八卦的产生,对远古人类克服盲目性有着积极的意义。由此表明,远古时期的人类,已经开始探究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大自然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做法,已经是一种“天人合一”观念的反映。因此说,自伏羲氏画八卦开始,“天人合一”思想就已处于萌芽状态。
易经天地人是什么意思
人类文明新境界——“天人互泰”
笔者在《天人互泰》中看到“天人互泰”一词,即联想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互泰”仅二字之差,均属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天人合一”源自古代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代表着古代朴素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现代哲学学者梁缺在《天人互泰》中“天人互泰,方存浩长”的哲学理念,是现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天人互泰”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演进和变奏,是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天人互泰”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天人互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坚持真理,按先后顺序论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出发,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考察人类在自然整体中的作用。它涵盖了天地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的知识,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人类生存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天人关系自然观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也有着不同的理想愿景和精神追求。笔者认为,哲学当随时代。如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它只将人与天的合一作思考,着重讨论“合一”问题,形式多以“静态化”、“单一性”、“机械式”出现,该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远古时期,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背景下,由于人类认知能力与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高,其许多行为和结果只能以“应天而行”“上天意旨”等的态度作解释和把握。现代“天人互泰”理念则是承古人智慧基础上开创的未来新篇,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辩证,形式多以“动态化”、“多元性”、“灵活式”出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局。因此,在天人哲学关系上,“天人互泰”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自然观、生态观,它在现代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探讨天人关系应当达到什么样的理想形态,有着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是现代人类文明的新期待、新境界。(立群)
易经天地定位
《天人互泰》中说“人类作为地球的其中物种,或说自然进化、或说神创、或说从外星而来,无论是那一种起源和如何生存,一刻也离不开“天”,其一切均属“天”的赋予。“天”指无限的宇宙及自然界,宇宙是一个无穷尽的天体,天体中存在着无数运行着的自然星体和星球,地球是其中的一员。当然,“天”囊括地球的一切,人们平常简单说的“地”,也即是地球,它是人类栖息及其它万物的载体。推此而言,假若人类生存于其它星球上,那么,人类所居的星球载体也应称之为“地”,故本书所指的“天”,其实已包含了“地”。所说的“天人合一”即是“天地人合一”,“天人互泰”也即是“天地人互泰”。”
以上就是与周易天地人象征以及八卦天地人的相关内容,也是关于易经说的天地定位是什么意思的分享。看完周易天地人象征一文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