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宏杰重点思考这些问题:COVID-19大流行是否会影响季节性流感的全球传播和进化动态?可否重塑季节性流感全球传播和进化的格局?季节性流感何时恢复至大流行前的水平?余宏杰带领团队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开展研究。余宏杰的博士研究生陈志元从描述大流行期间全球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入手,不出意外地发现其整体活动水平显著降低,并且B/Yamagata谱系自2020年3月后似乎“销声匿迹”,但伴随全球针对COVID-19非药物性干预措施的逐步解除,流感病毒的活动水平又逐渐开始恢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博士生陈志元是此文章的独立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双聘PI余宏杰与牛津大学Moritz Kraemer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Philippe Lemey教授、皇家兽医学院Oliver Pybus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事实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立项之初,就把空间科学作为落实工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自1992年立项实施至今,已有4000余项空间应用成果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服务国计民生。据介绍,在空间站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将向社会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介绍空间站入轨以来开展科学与应用任务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10月,安徽望江县林业局介绍,针对野猪致害农作物事件频发的情况,望江县林业局于2023年对野猪种群和危害情况开展了摸底调查,并向省、市林业主管部门上报了猎捕计划50头。随后望江县林业局就组建专业猎捕队及购买猎捕枪支等情况同公安等部门进行联系对接,目前已组建护农野猪狩猎队一支,但因枪支管控严格,对持枪人政治审查和用枪技术要求较高,目前该县暂不具备聘用或委托社会人员持枪狩捕条件,而传统的兽夹、电网等猎捕工具和投毒等猎捕方式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不能采用;加之护农野猪狩猎队属于民间组织,没有专项经费,活动经费主要靠会员自筹,由于猎捕的野猪无法上市,没有经济效益,而猎捕野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护农野猪狩猎队缺少必要经费支撑,故相关猎捕计划暂未实施。(撰稿:申屠兴元)